由于美聯(lián)儲我行我素地執(zhí)行退出政策,包括印度、巴西、中國等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陷入困境:一方面,由于資金流出,貨幣貶值、股市下跌;另一方面,雖然經濟增長需要寬松的貨幣政策,但為遏制資金的外流,印度、巴西等國家不得不采取加息政策,令快速下滑的經濟又雪上加霜。美聯(lián)儲政策引來一片質疑,近日,印度央行行長拉詹直言不諱地批評美聯(lián)儲執(zhí)行貨幣政策過于“自私”,不顧新興市場感受,在國際市場引發(fā)了激烈的討論。
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該何去何從呢?專家表示,面對美聯(lián)儲的退出政策,新興市場國家要合理疏導熱錢,減少熱錢無序流動對市場的沖擊。對于中國而言,盡管經濟正在下行,但硬著陸的可能性比較小,可增加匯率彈性以應對海外資金沖擊的力度。
困境:新興市場經濟增速下滑 貨幣政策左右為難
隨著2013年底美聯(lián)儲正式啟動QE退出計劃,新興經濟體面臨資金流出的壓力,資本市場大幅震蕩,部分國家貨幣大幅貶值,多國匯率都創(chuàng)下2008年以來甚至歷史新低。與此同時,2013年以來新興經濟體國家經濟增速延續(xù)放緩趨勢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俄羅斯、中國、巴西、印度、南非GDP季度平均增速分別為2.6%、7.7%、1.6%、4.9%和2.2%,其中,巴西經濟增速降幅接近70%,印度和俄羅斯的經濟增速也下滑近50%。
貨幣大幅貶值意味著資金外流,為遏制資金外流,新興市場國家紛紛采取加息的措施。專家認為,加息雖然可緩解資金外流的壓力,但同時也加劇了企業(yè)融資成本,令經濟形勢雪上加霜。
中國也受到了影響。截至昨日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約2.8%,幾乎吞噬了2013年全年2.9%的升值幅度。出口方面,受新興經濟體一季度疲弱影響,我國3月份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9%,其中出口下降6.6%。
焦點:美聯(lián)儲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廣受質疑
新興市場所遭受的困境和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有著密切關系,美聯(lián)儲主席耶倫此前也公開承認,撤走寬松政策已造成新興經濟體的動蕩。
在剛結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和世行春季會議上,印度央行行長拉詹批評美聯(lián)儲在1月份貨幣政策例會后發(fā)表的聲明中并未提及新興市場動蕩形勢,缺乏相應溝通。2月份,拉詹曾表示,美聯(lián)儲退市的政策制定應該更具合作性,就像金融危機時期,新興市場幫助發(fā)達國家應對他們疲軟的經濟一樣。
花旗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威廉·比特也指責美聯(lián)儲過早縮減購債規(guī)模是“不負責任”的行為。
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(fā)后,為幫助深陷漩渦的美國擺脫困境,阻止世界經濟快速下滑,包括中國央行在內的多國央行一齊降息,共渡難關。如今美聯(lián)儲卻不管新興市場面臨的困境,我行我素推行有利于自身的貨幣政策。在上述春季會議期間,對于拉詹的責問,芝加哥聯(lián)儲主席Evans就非常直白地表示,“我們只關心美國,管不了別人。”
資深金融專家溫天納表示,美聯(lián)儲退市無疑會對全球資金流向造成影響。在美元利率上漲的預期中,資金流出新興市場,流向美元資產。
對策:多國被迫加息 實施資本管制
為應對貨幣貶值和資本流出的風險,多個國家已經采取行動:包括土耳其、印度、巴西以及南非等在內的新興國家央行分別于2014年初超預期加息。俄羅斯央行也于3月初收緊貨幣政策以緩解市場波動。
中誠信國際認為,各國可能用于緩和間歇性波動的政策選擇包括提高利率、利用儲備支持匯率和實施資本管制等。但這些政策可能引發(fā)更大的負面效應,如升息雖然可以幫助限制資本外流、匯率貶值,但同時也抑制了經濟活動,而這又可能導致進一步的資金流出和貨幣貶值。中誠信國際表示,包括1998年俄羅斯債務危機,1998年烏克蘭債務危機,以及2001年~2002年的阿根廷債務危機等多次事件的導火索均為多因素惡性循環(huán)導致資本外流,外匯儲備迅速下降,而國內政策實施并未能有效控制這一趨勢。
不過,中誠信國際認為,目前斷定新興經濟體區(qū)域性危機已經來臨仍為時尚早。
專家支招
增強匯率彈性
應對海外資金沖擊
對于中國而言,匯率及利率政策該何去何從?申銀萬國首席經濟學家李慧勇表示,在利率、匯率及貨幣政策三個里面,建議增加匯率彈性以應對海外資金沖擊的力度。在利率政策方面,可通過逆向對沖增加資金總量以穩(wěn)定利率。“人民幣貶值仍是階段性的,全年來看總體上人民幣仍有望保持小幅升值。”
溫天納建議逐步管理好資金流向,合理疏導熱錢,減少熱錢無序流動對市場的沖擊。在國內資金成本大幅上揚前,要處理好現(xiàn)有的資產泡沫,如影子銀行、地方債務、房地產等, 降低資金成本上揚帶來的負面影響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一季度GDP同比增幅僅為7.4%,令市場對我國經濟的擔憂不減?;ㄆ煦y行中國高級分析師丁爽表示,中國經濟硬著陸(GDP降到7%以下)的可能性比較小。一是還有政策空間可以防止經濟過快下滑 ;二是今年全球經濟是復蘇的,外部環(huán)境不錯。
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也認為不必過度悲觀,未來十年中國經濟仍有望保持7%的增速。